鱼上钓(鱼上钩了) -凯发网娱乐

成功励志 2022-02-05 02:30:12

最佳答案

“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这句俗语我想大多数钓鱼人都知道,也都明白做好一个“窝子”的重要性,毕竟只有把鱼儿诱到窝中,才有机会钓获到它们,不是吗?所以,窝子做得好与差也可以说是决定渔获量的前提条件。

当然了,就算窝子做好了,把鱼儿也诱来了,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能把它们钓上岸,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窝中有鱼,却不见鱼来咬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看着窝中有鱼星冒出却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甚是苦恼。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从以下5个方面来分析,希望能助你排查出真正的原因所在。

一、天气方面‍

众所周知,在影响渔获量的诸多因素之中,天气因素绝对是占比较大的一个。在天气“不尽鱼意”的时候,哪怕用再好的饵料或是窝料,鱼儿不开口也是枉然,当然,就更别说将其钓获了。

一般地,在气温骤变且温差较大时,水中的溶氧含量会偏低,同时天气又较为低沉,鱼儿往往就表现出不愿进食的情况,即使是窝料的气味把它们诱过来,它们也只会在窝中徘徊而不去吃饵。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因为天气因素我们人力是无法控制的,唯有把饵料的味型调得清淡一些,又或者通过“逗钓”来吸引鱼儿开口方为上策。

二、水底有“浆层”‍

不管是在黑坑池塘还是野外的自然水域,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其水底都会或多或少地形成“浆层”。经常玩黑坑的钓友应该都清楚,有些黑坑池子水底会有一层厚厚的“浆层”,饵料到底后直接就被“浆层”包裹了,鱼儿只能闻其味,根本就找不着,所以就只能在窝中“瞎转悠”。

户外自然水域中的情况更是如此,植物的树叶、枯草以及各种动物的排泄物等发酵腐烂之后也会在水底也会形成“浆层”,有时自然水域中的“浆层”比黑坑还要严重,而且水底地形凹凸不平,一旦饵料落入“浆层”,鱼儿很难发现,也就无法顺利的进食。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饵料的整体状态调整得更为轻盈,让饵料下沉的速度变缓,在饵料未到底之前就让鱼儿发现,并顺利捕食,又或者将线组调成钓离底的状态也行。

三、线组搭配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在黑坑中钓那些“滑口鱼”,其线组搭配在保证其强度的同时尽量选择越细(小)越好。但是在户外的自然水域,鱼儿会比较“放肆”,进食也更为大胆,它们不会像“黑坑鱼”那般谨慎,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在野外的钓鱼人都会将线组选择偏大一号。

殊不知,偏大的线组无法适应自然水域中不稳定的鱼情变化,同时自然水域又多以小鱼为主,偏大号的线组无法让鱼儿顺利吸入,就会造成“有鱼不咬钩”的假象,针对这种情况,只要更换最适用、恰当的线组就可以了。

四、饵料选择不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水族生物中,不同种类的鱼儿对食物的挑剔程度不同,比如鲫鱼属杂食性鱼类,香甜荤素类型的饵料都吃,草鱼就喜欢吃草香型或果香型的饵料,而鲢鳙就偏好发酵型的酸饵等。

而且,就算是同一种鱼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季节之下,对食物的偏好也不会相同,比如鲫鱼在夏季就喜欢奶香型的饵料,在冬季就偏爱腥香型饵料。只有选择了合适对口味的饵料,才能得到鱼儿的“眷顾”,在开饵时如何准确地选择,这往往就要求钓者具备深厚的“功底”和经验了。

五、窝料投放的过多‍

在垂钓谚语中,有一句话极为误导新手朋友,那就是“想要鱼上岸,得拿粮食换”,很多时候,新手朋友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深度,以至于“打重窝”就成为了他们外出垂钓时的必备步骤。

其实,对于守钓巨物或者作钓时间持续性较长时,“做重窝”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作钓的目标鱼中个体一般时,就完全没有必要大量的投放窝料了,鱼喂都饱了还怎么会去吃钩呢。

六、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在确定窝中有鱼而迟迟未见鱼吃钩时,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逐个验证、逐个调整,总能找到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让鱼儿顺利吃钩。

其实,很多经验需要各位钓友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与总结,而我所说的这些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当然,如果您对此还有更好的建议或不同的看法,也请多多指教!

剩余:200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