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凯发网娱乐

励志创业 2020-05-01 14:33:03

最佳答案

翻开这本书之前,已经在微博上了解了一些关于作者尹建莉的言论,她与心理学专家李雪都赞成“爱与自由”。我是这个言论的受益者,自从开始实践爱与自由,从内心深处接纳孩子,我与孩子的冲突直线下降。

所以,我对这本书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刚刚写下这句话的片刻,脑海中突然发出一声轻笑,还能有什么期待呢,人这一生的观点也就那么几个,其他的长篇大论无非是对精华观点的详细阐述。将精简的观点论述成长篇,再从长篇中提炼出精华。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由于作者曾经当过老师,所以她的一些言论更加贴近实际,所以在妈妈心中的位置比起李雪,只高不低。毕竟李雪虽然理论丰富,但她没有孩子,自然而然会给人一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感觉。而尹建莉则很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她当过老师,又是一位妈妈。

然而,这本书着实让我有些失望。

她没有逃脱母亲对孩子一个最终极要求——听话。纵观全书,会惊讶的发现,一个倡导爱与自由的作者,通篇竟会潜移默化的论述如何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这让我不得不怀疑,爱与自由的理论,一旦运用到实际中,是不是都会与初衷如此的分道扬镳。

书中有一个例子,亲戚家一个小男孩不爱喝水,也不吃水果,只喝饮料。作者决心纠正这个男孩的错误,她将家里的瓶装水,饮料统统处理掉,在冰箱里冷藏了一个西瓜,那天的晚饭又故意的多放盐,做的很咸。孩子吃过饭后,很是口渴,想要找饮料喝。奈何家中并无饮料,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喝白开水。作者告诉孩子,家中忘记凉白开水了,要喝水只能等一会,开水正在烧。孩子无奈,只能焦急的等待。此时,作者拿出冰箱里的西瓜,一家人吃的很欢,孩子见状,有些垂涎欲滴。自然而然的拿起一块西瓜吃了起来。之后几天,孩子慢慢的开始吃水果,喝白开水。坏毛病改掉了。

按照成年人的观点,长期喝饮料,百害而无一利,我也非常赞成改掉孩子的这个嗜好。开始是好的开始,结局也是好的结局,只是方式有些耐人寻味。这些过程中,充斥着欺骗,狡诈。像一只狡猾的狐狸,玩弄着一只毫无反手之力的小白兔。

这不是书中个例,书中有很多例子,都给人如此感觉。父母与孩子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上,而是处于狐狸和白兔这样的角色中。我动动脑子,你就会乖乖听话。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要求孩子听话。若按照“爱与自由”的论点,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她可以像一颗树一般,自由的伸展枝丫,接受阳光,我们只需偶尔捉捉虫,修剪一下特别过分的枝丫。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家庭教育成不成功,并非取决于父母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而是要看孩子长大之后,回过头来,用她的眼光,审视这段成长的时光。父母容易自带成功光环,面对着才华横溢的孩子,自然而然认为自己是成功父母,拥有绝佳的教育方式,继而出书育他人孩子。可是从孩子的目光去看呢?她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吗?

我曾看过龙应台的一本书,书里面零零散散的讲了一些关于养育孩子的观点。书的最后,附着两个儿子的信。可以很明显感觉出大儿子和二儿子眼中的世界并不一样。大儿子虽然并没有直接表达出对这段养育过程的不满,但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曾经的压迫,一种愤懑。而二儿子字里行间中则洋溢出对母亲的爱。所以我相信,相对于大儿子,她二儿子的心里,要更加快乐。并非母亲眼中的,对孩子一视同仁,一样培养。

当我遇到育儿问题的时候,会去询问一位尚未结婚生子的朋友,她总能从最客观的角度讲明问题出在哪。因为她不是母亲,所以才能客观,才能逃出狐狸与白兔的牢笼。

最后,我想说,如何判断一本育儿书好与不好的,那就是带入自己。自己也曾做过孩子,一个观点出现时,心中会不会出现,原来如此的感觉,若是我的父母当初如此对我怎样怎样。要真诚,而不是披着真诚外衣的玩脑子。父母的小心思,在玲珑剔透的孩子面前根本藏无可藏。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