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 -凯发网娱乐

励志创业 2020-05-01 14:35:09

最佳答案

读书笔记

坦诚的来讲,作为一名学生,一开始,我还是对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比较抵触的,尤其是散文一类的书。对于这类的书我看一会就没有心思继续了,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阅读还是比较肤浅的,大部分时候关注的都是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虽然其实这些也很难得),而不是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描写。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问题吧,就是虽然我也知道自己的阅读量还是很大的,但有时候就是写不好作文,主要是学校里的应试作文,很多时候都是怎么样也不能对上老师的口味,其实自己的内心还是很为难的。

从小学开始,我的班上就有很多的女生作文水平一流,可是自己总嫌弃他们的文风:永远是华丽的词藻加上老套的情节,自己也有些想法,但我就是写不好。可能这个也是我讨厌散文的一个原因吧。

过一段时间,我跟着读书群一起接触了不一样的散文,这才开始改变了我对散文的看法。尤其是一开始接触梁实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时候,我感觉他们笔下的散文和小学里那些散文好像是截然不同的。

这一个寒假在家时间特别的长,于是便心血来潮的找来了老师推荐的散文集(确实十分推荐,我现在自己也是比较喜欢的)——迟子建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原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入,现在一下子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毕竟嘛,迟子建女士获得过了“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等极有价值的文学性奖项。可是即便如此,一开始我的期望值还并不是特别的高,只是以为这本书和那些由词藻堆砌的文章大同小异,甚至无聊透顶,可并不是这样。

首先,迟子建女士的文章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满满一口东北口音。不多说什么废话,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捕到的鸟,用开水秃噜掉毛,再用剪子铰了它们的腿,用盐渍了,油炸吃了。其实光这一段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像秃噜,剪子,铰了这样的词语,都是南方人很少用的,反而是明显的东北话。其实这倒也是我喜欢它的一个原因吧,尤其是方言,才是最接近生活的。

对了,说到生活,迟子建女士的散文中还是充斥着生活气息的。可以这么说,像我看的这一本《我的世界下雪了》就几乎可以说就是描写了迟子建女士家乡的生活,童年的生活。这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毕竟现在00后05后的童年已经与那时候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了,越是看这种文章,越是能引起我们的向往之情,越是向往,就越是能有兴趣往下读,迟子建女士也正是抓住了人的这一特点。

既然都说到这个童年的问题,也是有一些感慨的。想到了那一篇著名的初中阅读理解《飘逝的风筝》。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有多少的农村遭到了拆迁的命运,不禁让人深思。

陈旧的观念总是认为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是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度,只有那些优点,其实并不然。比如美国吧,(详见《欧亨利短篇小说》)在他们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千万万的人涌进了纽约,华盛顿这样的大城市,并且有不少的人有找不到困难的问题,和我们的现状十分的相似。终于,到后来,在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的今天的美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了,才变成了许多人想象中的自由国度。

蓦地想起了自己昨天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幸好还有庄子》。这篇文章的大义就是说人类越文明,(在庄子看来)都是一种可怕的错误的道路。原来的时候,原始人们开心就是笑,没有任何的机心,而在人类文明进步的时候,人类开始使用机械,就开始有了机心,没有原来的那份单纯了。所以我们的道路,会不会就和剑齿虎一样,靠着自己的进步,优势,最后走上灭亡的道路呢?会不会只是一个大大的错误呢?

幸好中国还有庄子,敲响人们的警钟,让人们停下脚步,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吧!

附录:附上文中提及的两篇文章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幸好还有庄子

流沙河

(1)庄子认为到他那个时代为止,天下大乱是因为社会有了文明。他的整个理论是批判社会文明,批判进步,因此历代统治者没有支持庄子理论的,庄子不合他们的口味。

(2)庄子说社会发展只有越来越坏,因为人类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文明制度把人搞坏了,把大自然搞坏了。他说野马完全是自由的,吃草喝水,快活的时候用颈部互相摩擦,不愉快打斗的时候就用蹄子踢对方。马的苦难就是从人类的文明开始,人类抓了野马驯化成家马,使它们离开了草原,离开故乡。之后又用各种东西捆起它们,加上马鞍,还有笼头,用鞭子打,使马的本性被扭曲,慢慢变坏了。人用各种办法管束马,马也有各种办法反抗。它会咬人踢人,偷偷把嚼子吐了,偷偷地攻击人。马一旦落到这样的境遇,就失去了自然的天性。

(3)这里表面说的是马,其实说的是人,人都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和制度的约束之下的,人不得不遵守这些规章,所以从人类进入文明开始就有了两面派。庄子认为原始人绝对没有两面派,他们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互相开玩笑,吃饱了拍着肚子,跳舞唱歌,欢乐是人的本性。但是进入社会之后,人类就被管束,所以有了郁闷,有了神经衰弱。

(4)庄子还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老头在种菜,需要灌溉用水,就挖了一条又深又窄的梯沟到井里。他就这样下到井里去,用一个陶瓮,把水灌满,然后再抱上来。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大爷你怎么这么笨?你应该与时俱进,新发明了一种机械,叫桔槔,就是运用杠杆原理来提水的,这样功效大大提高,你也不累。老头笑了,说:“难道我连这个还不知道吗?可使用了机械之后就有了机心,人会变得奸诈,世界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你这样的人太多了。”

(5)庄子连用桔槔提水都反对,确实有些不近情理。但是庄子的确认为文明是人类的灾难。我也有一些担忧,我们的社会虽然在不断进步,吃得好穿得漂亮了,但是社会走上了这条发展的道路究竟要走到哪里去?

(6)国外一位学者说人类这样发展,很可能就像剑齿虎的道路。剑齿虎最初牙齿十分锋利,后来这个特长不断发展,到哪里都取得胜利,但是这样使它的基因失去控制,牙齿越来越长,最后造成了剑齿虎的灭亡。

(7)人类万年来的文明建设,焉知不是发展到剑齿虎的错误道路上去呢?而且现在人类的发展之路还没有回头反省的迹象。因此庄子的批判不失其片面深刻的意义。不必完全相信,但是仍然能启发我们思考:这样下去怎么办?

(8)先秦诸子唯一对人类命运做悲观推测的就是庄子,所以不被人喜欢。但是我想,幸好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庄子,不时给我们敲打一下,让我们反省。

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

剩余:2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