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包是什么梗(墙上的土包是什么虫子的) -凯发网娱乐

人生感悟 2021-12-17 13:57:32

最佳答案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盘点,盘点一下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和我们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关的站名。同时我还会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有趣站名的来历。

柴湾 港铁港岛线

港铁港岛线的柴湾站是中国唯一一个含有“柴”字的轨道交通站名。柴湾旧称西湾。位于香港岛东端,西北与筲箕湾接,背靠歌连臣山,北面临海。该地三面环山,座南朝北。据传因此地产柴薪而得名。此处早在南宋时已是一个聚居村落,清初展界后,即有广东东江一带五姓客籍家族迁居,建起大坪村、西村等小村落,并盖起了罗屋、成屋、陆屋、蓝屋这些以姓氏为名的村舍。至日军侵占香港时,该地居民不过几百人。1952年,被划定为徙置区。70年代后,发展很快,建起了公共屋村与工厂。

高米店北 /高米店南 北京4号线

北京地铁4号线的“高米店北”和“高米店南”两站,以附近的“高米店村”命名。关于“高米店”这个地名的由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记载,该地在明代已成村,以村傍清河名清河店。清初因在此赈灾赐米,改称高米店(“高米”即“高粱米”)。清末分前、后2村,故称今名。根据《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一书,还有另一种说法,高米店曾是元代“下马飞放泊”(南苑)所建米粮仓。当时在园囿内种植水稻,一年一季,精耕细作,因“洼地种植,高地贮存”,俗称“高米”,是皇室内膳用米,所建储粮之仓称“高米殿”,后谐音为“高米店”。但此说无考。

积米崖 青岛13号线

青岛地铁13号线“积米崖”站,以地铁经过附近的“积米崖村”和“积米崖港”命名,位于青岛胶南市东部,地处胶州湾畔,唐岛湾西侧,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早在明朝永乐年间,积米崖就是我国海运物资集散地之一, “积米崖"就是因当年从南方积运粮米而得名的。

生米 南昌2号线

南昌地铁2号线“生米”站,因途径生米镇而命名。“生米”这个地名的来源,据说还与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鸡犬升天”有关。据说,晋代的一个著名道士许逊,他聪明颖悟,博通经史,明晓天文,地理,音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其喜好神仙修炼之术。据说他曾师事著名道士吴猛,修学道法;曾择西山之阳逍遥山,以修炼为事。后举为孝廉,任旌阳令,治政廉简,大施利济,吏民悦服,时人感其德化。后见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遨游江湖,在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传播孝道。至孝武宁康二年,许逊已一百三十六岁,八月朔日,有仙人自天降,曰:“奉玉皇诏,授子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八月望日,举家四十二口,同日拔宅升天,鸡犬随之。 在他升天的那天,他的一个仆人正在西市买米,听说许真君升天,往回赶,车子翻了,把米撒在地上,说来也怪,那些在地上的米居然又生出米来。所以后来把翻车的地方叫“覆米冈”,所在地叫做“生米”。

油坊桥 南京2号线/s3号线

“你走你的经天路,我过我的油坊桥”也算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梗了。“油坊桥”这个地名的来源确实与传统榨油的“油坊”有关,据《雨花文史》记载,清朝宣统年间, 南京旗人中有位小名叫小亮子的城里人,因生计所迫,弃官经商,在南京中华门外开办了一座油坊。这座油坊由青砖砌成,外面还有个大围墙。大门座落在现在的宁芜公路上,后墙则在现在的宁芜铁路线上。整个油坊占地面积大约只有三亩地左右。后来,油坊的经营在战乱中几经辗转,但是“油坊”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解放后,党和政府在中和桥东面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水泥农用桥,人们为纪念这里曾有过的油坊,将此桥取名为油坊桥(“文革"时一度叫“文革桥")。1988年,雨花台区政府和沙洲乡政府在油坊桥东面百十米处联合建造了现在的油坊桥。该桥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浇制成的。它沟通了宁芜公路同沙洲、双闸间的交通,便于经济交往,深受群众赞赏。

油麻地 港铁观塘线/荃湾线

油麻地是香港九龙著名的商业区,位于弥敦道北端,是九龙早期发展的地区,其中以避风塘及天后庙最为著名。“油麻地”地名中的这个“油”,并不是指我们一日三餐吃的油,而是指桐油。根据史料记载,该地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故被称为“麻地”,后来不少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商店在那里开设,又改称为“油麻地”。油麻地与旺角、尖沙咀一起组成九龙最繁华著名的“油尖旺”区,但比起旺角来。这里更具本土气息,因为这里的人们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香港的传统生活方式,这里有着充满中国特色的大街小巷。街道两旁的风土人情可以让游客真正地体验香港民众的生活,所以是观光客探寻香港旧日生活的好去处。

油塘 港铁观塘线/将军澳线

油塘的原称“马游塘”,得名于香港岛蓝田山上的马游塘村。1947年,亚细亚石油公司购入近茶果岭二十多万方呎地兴建油库;1954年,香港政府更批出现时丽港城的位置给亚细亚石油公司扩建油库,因此当时工务司署发展观塘新市镇时,将“马游塘”改名为“油塘”。而油库以北的地区,便是今日的观塘工业区。1970年香港地铁拟建的“早期系统”中,曾建议于现时油塘邨一带设”马游塘站”,但最后设站计划被暂时搁置。2002年地铁延伸观塘线,于油塘设站,但站名则使用“油塘站”。

油榨街 贵阳2号线

“油榨街”是贵阳地铁2号线上的一站。中古时代以前,油榨街曾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和荒地。到了宋代,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水东土司头目宋永高打败了水西彝族部落,朝廷封他为贵州安抚使,驻矩州(今贵阳)。宋永高在矩州与新添(今贵定)之间修了一条方便军事行动和行政往来的驿道,命其子驻守新添,并命其在油榨街南头山岭的险要地段修筑了一道驻兵把守的关口。驿道自南面山脚(今龙洞堡)翻过山岭(今森林公园)经一片荒凉平地进入矩州城。自此,驿道两旁的平地上出现了土著居民。始而结茅为庐,继而造房成村,再而集大成街。小街上建起了几家榨油作坊,榨出的食油主要供应矩州城居民食用。久而久之,城中人习以为常将此地称作“油榨街”。直到解放初期,油榨街的榨油坊还在榨油供应贵阳市民。但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起,油榨街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整个油榨街地盘几乎都属于贵钢。

今天,虽然油榨街的面貌已变得面目全非,但是通过地铁站的命名,也算是将这个见证贵阳城市发展历史的“活化石”留存了下来,这也的确不失为一种保存城市历史记忆的好办法。

盐田港西 深圳8号线/盐田路 深圳8号线

深圳有一系列与“盐”有关的地名,例如“盐田区”“盐田港”“盐田路”等,顾名思义,这些地名都是与古代曾在这一带地区设立盐场生产食盐而得名。

后盐 大连3号线

大连地铁3号线“后盐”站,以地铁途径的“后盐村”而得名。这个地名的来历应该也与“盐”有关,因为在其不远处还有一个靠海的“前盐村”。(如果有了解的朋友欢迎补充~)

盐埕埔 高雄捷运橘线

高雄捷运橘线的“盐埕埔”站,以该地盐埕区的旧地名“盐埕埔”而得名,在荷据时期以前,便有船只至此进行乌鱼捞捕作业。明郑时期此地居民便以晒盐为生。康熙四十九年(1701年),风山县衙认为打狗(即高雄)海滨有渔盐之利,故招徕漳州府南靖县人赵元、蔡玛为等20余人来此开辟盐田,经营盐务、盐埕即晒盐的场地,“埕”与闽南话的“庭”同义。

盐官 杭海城际线

杭海城际线的“盐官”站,因“盐官镇”而得名。据《海宁市志》记载,盐官之名始于西汉,盖因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会稽郡海盐县置盐官(也就是管理盐务的的官员),遂名。唐贞观间至抗日战争前均为县(州)治所在地。

茶店子 成都7号线、茶店子客运站 成都2号线

成都地铁2号线和7号线都有与“茶店子”相关的地铁站名。据记载,清同治年以前,这里四野荒凉,为埋葬死人之地,只有清明节扫墓才有人来此。当地一刘姓(有人说是吴姓)人家见清明节扫墓者络绎不绝,便在此搭茅草棚数间,专门向扫墓人卖一块铜圆一碗的红白茶,并向扫墓人提供休息之地。刘姓人家提供的红白茶是一些老茶梗叶之类的低级茶,俗称老茵茶。由于解渴经喝,深受扫墓人喜爱。此地无名,扫墓人便称此地为“茶棚子”,茶棚为店,又被称为“茶店子”,叫久了便成为俗称地名。

茶光 深圳7号线

深圳地铁7号线到“茶光”站,因附近的“茶光村”而得名,据学者研究,在南山区西丽一带,有好几个村名都带“光”字,像茶光、文光、光前、上光等,这些村子都是依山而建。在本地方言里,“岗”与“光”发音非常相近,所以“茶光”本应叫做“茶岗”。

值得一提的是,茶光村有过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20世纪80年代,深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为配合广深高速公路建设,在茶光村南面叠石山的东坡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遗址,其中有4件铁斧,意义重大。这是深圳目前第一次出土铁器,在整个广东地区也是少见的,为研究广东地区早期铁器的使用和来源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所以,“茶光”这个地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深圳这片土地文明历史悠久的见证

茶棚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的“茶棚”站,与成都“茶店子”的得名来源类似,也是供来往行人休憩饮茶歇脚的茶棚,后来人叫久了便成为固定的地名。

茶山 常州1号线/东莞2号线

常州和东莞都有一个叫“茶山”的地铁站。

常州的“茶山”站,以附近的“茶山路”得名,但是这个“茶山”并不产茶,也不是高山,只是一片在平原上相对起伏的小土包。因为常州是贡赋要道,自唐末开始,常州郡所辖宜兴、湖州郡所辖长兴,两地所产紫笋、贡茶均由此经毗陵驿转运上京驿道。且一年一度常州、湖州刺史议及造茶修贡相会于阳羡,也由此道往返。而且民用茶也是以经此道下运河南走北运最为便捷。因而,茶山是当时阳羡茶转运的驿站和仓储之地,一路上茶的输贡、转运、买卖,热闹非凡,几乎是茶被堆积如山,行人络绎不绝,境中的中凉亭就是古代进贡献茶的三茶亭。故而众人将此路称为茶山路。

东莞的“茶山”,以所处的“茶山镇”命名。这一地名倒是确与产茶相关,据《茶山乡志》记载,早在梁武帝时(502-549),有僧人建雁塔寺于铁炉岭,沿山种茶,僧人以茶分赠乡人,茶山由此而始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茶亭 福州1号线

福州地铁1号线上的“茶亭”站,其得名也与成都的“茶店子”和北京的“茶棚”类似,传说古时由台江汛进福州城需从茶亭附近田野池塘边盘桓,行路维艰。有个老僧在中途设亭供茶,让南来北去行人在亭里停留小憩,茶亭由此而名。清代以来在今817路洋头口至洗马桥沿途建房舍,开店坊,衍成街市,称“茶亭街”。

茶园 重庆6号线/贵阳2号线

重庆和贵阳都有一座叫“茶园”的地铁站,其具体得名不得而知,推测应该均与种茶或产茶的茶园有关。

茶子山 长沙4号线

长沙地铁4号线上的“茶子山”站,以附近的“茶子山村”命名。其具体得名不清楚。

改茶路 贵阳2号线

贵阳地铁2号线的“改茶路”站,以附近的“改茶村”和“改茶路”命名,而“改茶村”由“改茶寨”调整而来,据《贵阳志·建置志》记载,“改茶寨”原名“解茶寨”。“解茶”一词,或许与明代在贵州实行的茶叶贸易相关,“解”即“押运”之意。

截至目前,中国已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还没有以“酱”和“醋”命名的车站,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像上述介绍的这样接地气而且蕴含着丰富历史典故的有趣地名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剩余:2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