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孔乙己真的是一个英雄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0-05-01 14:32:28

最佳答案

《呐喊》的前序中,鲁迅直接写明了小说起名为呐喊的原因。之所以发出呐喊,是以此来唤醒沉睡的国民。在阴冷肆虐的社会氛围中,鲁迅骨子里的正气凛冽展现出来了。

距离这些文章的创作已时隔多年,但放在今日社会,小说主题思想也依然适用。就像如同他写到的,总是能隔着冰冷的水汽看到一双双历尽苍桑满是皱纹的手,和一张张铁青着的脸,痛苦和不堪蒙住人类的眼睛,一群人正在无情地伤害另一群人。

这就是我们敬仰尊重鲁迅先生的原因,他总能看透这些残忍屠杀及隐匿在这背后的本质,也因为他时刻怀着一颗善良至上的心。

当我们被拉入小说的记忆,闯入那个昏暗迷惘的晚清时代,时间仿佛一霎间停在十九世纪末。一旦进入阅读状态,就等于进入时间穿梭隧道,让你置身于当时的苦不堪言的黑暗环境中,无处可逃。

鲁迅先生用他一惯犀利的文笔刻画出那个战火纷飞,炮飞连天,民不聊生的晚清。他以小见大地向世人展示了深处那个时代的深切无奈感和悲哀感。就好比他在《药》里面写瑜儿地死去以及革命者壮烈牺牲而不被世人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而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明天》里寡妇单四嫂子儿子小宝的离去,《故乡》中闰土生活的窘迫……

这些都让处于现时代的我们,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伟大无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把我们从那个令人窒息的旧社会拯救出来,我们应该敬畏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只有当我们认真体会那个黑暗的旧时代,才能进一步理解鲁迅对这个社会伟大的付出与爱。他能化笔为武器,吹响反对这黑暗社会的号角,唤醒无数麻木的年轻人站起来一起为中国而战斗。

而关于他笔下的三个梦,分别是洋务求新梦、学医救国梦、投文救国梦,这些梦共同反映了鲁迅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救国图存的精神和志向,所有梦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改变祖国的命运。

可惜,梦破灭了。

梦一个接一个破灭,让鲁迅陷入无边寂寞之中。于是他把寂寞比喻成大毒蛇,生动形象又触目惊心。鲁迅的寂寞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和遭遇的,是社会中伟大的奋斗者苦陷于找不到路径去变革麻木的社会现状,所以内心满是孤独、愤懑与彷徨。

这是战士精神上的孤独。他是一位为了唤醒无数麻木不仁的年轻人,为了寻求击破旧时代而苦苦孤独奋斗的伟大战士!

这两千年的封建压制使所有处于被统治的底层人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但当社会民主革命真正到来时,劳动人民卑微的社会地位一成不变。孔乙己在这个旧时代中诞生绝非偶然,因为他身着长衫却只能站着喝酒;他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沦落到“窃书”的地步;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

孔乙己及其同类的存在是这个社会的必须,因为他们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中介。这像是在展示孔乙己的“坏”。但其实孔乙己身上也有他独特的闪光处。他偷窃,折射出了贫富差距大的社会表象。他的悲惨死亡,无不折射出了民国时期军阀泛滥的局面,这些军阀视国家与民生与自由为无物,还滥用刑罚导致孔乙己落下严重的伤残。孔乙己因偷书被打折了腿,经济来源窘迫,买酒时也依旧不忘从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付账。孔乙己原是封建迂腐的旧制度的对立,却终沦为时代的悲剧,成为了当时各位冷漠看客眼中的乞丐。也许多年以后,有些看客会明白那个社会最真实而又最残酷的真相,便是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相对应想表达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孔乙己是英雄。

但总而言之,孔乙己,在封建制度下,注定只能沦为时代的悲哀。

所以当我们越是能体味那时代的黑暗压抑,越能理解鲁迅为人的艰难,也越感受到他的伟大无私,鲁迅如精神领袖,如时代巨人,激励每个年轻人去战斗、去改变、去实践,直到最终将那个压抑黑暗的铁笼击破。《呐喊》这本小说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传统的不满和抨击,是基于大爱与博爱而发声,具有一种柔性的光辉。鲁迅想借助呐喊,来唤发新生力量。而这种力量,刚好隐藏于我们每个社会人的生命当中。因此,我们需要前进,争当时代掌舵人!

鲁迅:孔乙己真的是一个英雄

剩余:2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