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什么梗(公司基本面主要看什么)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1-12-31 18:29:00

最佳答案

一.疫情冲击后 商品走进久违大牛市

2020年是全球期货市场飞速发展的一年。据美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交易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期货期权成交量高达467.7亿手,同比增35.6%;2020年底,期货期权持仓量达9.876亿手,同比增9.7%。

截至今年2月底,国内期货市场持仓规模较去年底猛增93%,其中农产品增幅最为显著,高达140%,衍生品市场一片红红火火。

回顾 2020 年商品市场走势:

1-4 月,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商品市场经历急剧下跌,原油期货于 4 月20 日断崖式跌出负油价。4 月以后,国内疫情恢复,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全球金融市场复苏。8-10 月,价格高位震荡,欧美经济开始有所回升。11 月至今,多数大宗商品重振旗鼓,继续高歌猛进,不少商品突破疫情前高位,全球疫情因疫苗的重大突破带来新的局面。

自去年 5 月至今年 2 月底,反映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 rj/crb 商品价格指数涨幅高达 62%,反映国内商品价格波动的南华综合指数上涨 45%,其中涨幅自高到低的版块排序为金属、工业品、能化、农产品和贵金属,涨幅分别为 63%、45%、35%、22%和 12%。

分期货品种来看,2020年煤焦钢矿涨幅一马当先,高达41%。铁矿石被封为“疯狂的石头”,价格创历史新高,交易所为此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抑制投机炒作。12月3日,大商所宣布对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实施交易限额,但期货价格仅调整两日便继续上行。其次,涨幅表现最亮眼的便是谷物板块,年初在其他多数品种下跌的背景下,谷物一季度价格涨势汹汹,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疫情道路管制,各地只能消耗库存,不少贸易商惜售情绪加剧,随着疫情扩散,海外粮食运输同样引发市场担忧,加之国家高价收储大豆,使国内谷物价格水涨船高。

聚焦国内农产品板块,自去年5月至今年2月,不少品种涨势亮眼。棕榈油涨幅第一,高达69%,豆油菜油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61%和58%。其次为鸡蛋、豆二、菜籽、棉花等品种。各品种的持仓规模同样增幅明显,棕榈油持仓增幅74%,豆油菜油持仓规模分别增长67%和65%。

二.货币政策:中国宽松转稳健 美国持续超宽松

大宗商品自去年迎来上涨狂潮,不少分析师和专家表示,此轮上涨背后的主要逻辑在于全球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关于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简而概之,物价水平主要由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2.1 中国货币政策:疫情防控有力 政策宽松转稳健

2020年的关键词离不开疫情,全球各地的货币政策也以疫情的发展形势为主要划分节点。我国的货币政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4月,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国内疫情爆发,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经济陷入负增长,国内的政策目标以“稳增长”“保就业”为主。为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并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情绪,央行货币政策态度宽松,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力度较大。期间,回购利率直线式大幅下滑,由1月2.67%跌至4月1.57%。同时,社融增幅上行,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由1月10.7%增至4月12%。【如第一章所提到的,该阶段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商品市场经历急剧下跌的阶段】

4月以后,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整体以信用扩张为主。此阶段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缓慢恢复。但随着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低利率环境下资金空转套利问题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政府适当收敛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投放逐步回到常态,主要通过非货币手段调控经济发展,比如创设新工具以精准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资金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显著上行,而社融规模继续扩张。【如第一章所提到的,该阶段商品市场触底反弹,全球金融市场复苏】

2.2 美国货币政策:疫情严峻 持续超宽松政策

我国不仅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还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回顾2020年我国货币政策时这样表示。西方国家为应对此次疫情使出浑身解数,货币宽松程度远超中国,也远超历史宽松水平。孙国峰举例表示,“2020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4%左右,而同期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分别扩张了77%、50%和23%。”

全球疫情爆发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且疫情令全球原油需求大减,3月opec减产协议未能达成,沙俄增产抢占市场,库存爆满引发历史上首次负油价,石油开采行业不少企业相继倒闭,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恐慌。3月是欧美等国疫情快速蔓延的阶段。对比3月和2月的疫情数据,3月底和2月底新冠疫情的确诊病例分别为750890人和85403人,死亡人数分别为36405人和2924人。由于西方国家对疫情扩散的应对措施力度和时效性有所欠缺,疫情迅速扩散,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抖升。美股于2020年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先后出现4次熔断。要知道,在此之前,历史上仅在1997年10月27日发生过一次熔断事件。不过,美股收复失地的速度同样令人惊叹,纳斯达克指数仅用3个月时间便恢复至前高水平,标普500指数在9月份也突破前高。超快的修复速度得益于美联储及全球前所未有的货币支持政策。

为应对特殊疫情背景下的金融经济挑战,美联储于2020年3月先后两次紧急降息将利率降至0%,执行无上限的qe政策,重启次贷危机时的货币工具,以支持美国经济,促进经济活动和就业的恢复发展。美联储在9月利率决议中表示,委员会寻求实现就业最大化和2%的长期通胀率。“委员会将致力于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适度高于2%的通胀率,以便长期平均通胀率为2%”。可见,整个2020年美联储维持货币宽松的态度不变。

超宽松的货币支持政策使美国资产负债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去年2月底,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4.2万亿美元,3月美联储紧锣密鼓的安排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大量购买国债和mbs,并于3月23日起执行无限量qe政策。截至6月1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资产迅速扩大至7.2万亿美元。不过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缓和,资产扩张速度有所减慢,截至今年3月10日,总资产规模为7.6万亿美元。相应地,2020年5月以来,m2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20%以上,创下历史记录,美元指数也跌至2018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三.回顾21世纪以来的三次大宗商品上涨 探讨本次上涨所为何因

本轮商品上涨幅度之大已经超出正常水平,南华综合指数已突破前高。受原油价格拖累,rj/crb商品价格指数仍处于历史偏低区间水平,但同样创19年以来的记录水平。大宗商品普遍持续大涨,自然已不只是品种基本面的原因,与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贬值的美元、疫情恢复所带来的需求复苏均离不开干系。(具体涨幅已在第一部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地分析了解本轮上涨,在此简单对2000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上涨趋势进行回顾。2020年以来,一共经历三次上涨,2002年1月-2008年6月,2009年2月-2011年4月,2016年1月-2018年6月。

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次上涨发生于2002年1月-2008年6月。此次大规模的上涨以需求为主导,恰逢欧美经济复苏、中国加入wto、以及美元贬值周期,多重因素共振成就了此轮大宗商品大牛市。从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此轮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欧美而非中国。七国集团(美、日、英、法、德、意、加拿大)的贡献率约为30%,美国在此期间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超出中国,不过自2006年起,美国增速逐步放缓,中国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后来居上,显著支撑了07-08年的经济发展和大宗商品的上涨。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此后美国长期发动局部战争,加大国防开支。此外,科网泡沫破灭,美联储在01年-03年连续进行13次降息,由此带来的低利率使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急剧增加。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与美元的货币之争促使美元开启超长贬值周期。尽管自04年下半年起,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但联邦政府赤字越来越大,美国始终奉行弱美元路线。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无疑成为此轮大宗商品上涨的主要推手。

第二轮大宗商品的上涨发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复苏阶段(2009年2月-2011年4月)。此轮上涨中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中国地产和基建的扩张。美国方面,美国07年发生次贷危机,房地产市场聚集超大风险,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在之后漫长的时间里采取了大量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措施以拯救经济。08年1月22日,美国股市暴跌,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10月3日,总统布什签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后因雷曼兄弟倒闭市场担忧经济衰退,美联储于10月8日再次紧急降息50个基点。由于危机不断恶化,美联储为增强离岸市场美元的流动性,先后与10个国家签订或扩大临时货币互换协定。金融泡沫破碎后,美国的房地产和金融体系十分脆弱,美联储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相较受损的严重程度,政策的力度略显不足,导致美国复苏进程缓慢。欧洲方面,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导致欧洲各国银行相继出现大幅亏损。因此在此次经济复苏中,中国成为拉动全球需求的核心力量。09-11年,中国的基建和房产投资飞速发展。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断崖式下滑,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加。2008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放出到2010年底前投资所需的“四万亿”计划。中国的地产和基建投资在此阶段直线上升,四万亿计划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心剂,也使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家,不过危机情况下的特殊办法有利也有弊,比如导致了后来国内地方债务过剩、产能过剩等问题。

第三轮大宗商品的上涨发生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此轮上涨相对温和,crb现货指数上涨17%,rj/crb商品价格指数上涨15%。此轮上涨中,中国由于处于去杠杆的进程中,基建投资速度有所下滑。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该方针使此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有所收敛。因此,中国在此阶段对大宗商品的拉动幅度明显偏弱。该轮上涨更多地是受益于美国特朗普出台的减税政策。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税改法案。该政策计划十年内减税1.4万亿美元,其中企业税从35%降到20%。减税法案的通过带动了美国及整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此外,2017年起欧佩克重新执行减产协议,也是该阶段石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回看21世纪以来的三次大宗商品上涨,均离不开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第一次超长周期的弱美元周期,第二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美联储连续紧急降息以及中国的“四万亿”计划,第三次美特朗普出台的1.4万亿减税计划。

同样地,本次始于去年二季度的大宗商品牛市离不开美国无限量量化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及贬值的美元。美元指数于去年3月19日达到高点102.7,随后不断贬值至2018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促成了本轮大宗商品的上涨。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2020开始将迎来一个长达9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因为美元指数存在16至18年时长的周期,从2020年开始,美元将进入一个近9年的弱势周期。

另一方面,疫情使供给侧收紧,全球需求端的复苏推动大宗商品上行。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疫情逐步好转。中国2020年3月制造业pmi值即超过前高,美国和欧元区也相继于6月和7月突破疫情前水平。去年年底,随着疫苗问世,市场对全球经济恢复的信心大增。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在去年年底前启动接种计划,2020年12月15日,我国国家卫健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冠疫苗重点人群接种。美国方面,拜登12月宣布上任后100天内将完成1亿剂疫苗接种,该目标在其上任的第58天(3月19日)便已达成。随着各国积极采购疫苗,接种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经济预期不断加强。

除以上宏观因素外,大宗商品自身亦存在过硬的基本面与外围因素共振。原油市场于2020年4月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百年一遇的大寒潮席卷美国威胁原油供应;南美疫情使铜矿产能受损,碳中和战略打开铜需求的新空间;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宣布减产,澳洲供应中国60%的铁矿石,中澳两国关系恶化为铁矿石的上涨添了一把火。农产品方面,国内玉米减产,生猪养殖业受利润驱动产能持续释放,加大玉米供需缺口。油脂在此轮农产品的上涨中格外引人注目,以领涨的棕榈油为例,其夺目的涨势离不开去年年初的干旱减产,疫情导致依靠外国劳动力的马来产能受限,印尼政府在疫情背景下对b30的强硬支持,极端天气拉尼娜引发暴雨洪水再次重创去年底至今年年初油脂供应,而油脂消费作为刚需,受影响幅度远低于疫情爆发时的市场预期,同时中国的油脂收储、玉米高价导致的饲料油脂添加、及生物柴油均进一步促进了油脂消费,因此油脂整体出现供需偏紧的局面。

四.未来上涨能否持续

目前看,全球的流动性将维持偏宽松状态。3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过去1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财政措施规模高达惊人的5万亿美元。3月18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表示维持货币宽松政策不变,决议内容显示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美联储将以每月至少800亿美元的规模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以及每月至少400亿美元的规模增持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至朝着委员会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取得重大的进一步进展。而当前美国非农失业率虽有明显恢复,但仍远高于疫情前期,2021年2月公布为6.8%,是201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美国要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短期收紧流动性的概率不大。此外,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经济体也纷纷表示维持基准利率在史低水平保持不变。而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自2020年5月起便恢复正常货币政策的大国。

发达国家放水,全球通胀预期走强,新兴经济体开启加息。美国1.9万亿美元法案通过当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6%大关,截至3月19日,已回升至去年1月23日水平1.74%。美债收益率的上涨既源自经济增长带动的实际利率的上涨,同时也源自不断加强的通胀预期。截至1月,美国核心pce上涨至1.53%,不过美联储最新讲话表示,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以便在一段时间内使通胀率适度高于2%,从而使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平均为2%。在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下,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预计会继续上行,突破2%或只是时间问题。新兴经济体为抑制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通胀选择率先执行加息政策。巴西央行于1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由2%上调至2.75%,同时宣布上调今年的通胀预期至4.4%。18日晚,土耳其宣布将关键利率上调200个基点至19%,官方数据显示其2月通胀率高达15.61%。

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前景良好,需求复苏预期强劲。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进行。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波斯金在会上表示看好美国的经济复苏,美国2021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对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测为8.1%。同时,随着全球疫苗稳步推进,疫情逐步进入恢复期,需求仍有进一步恢复空间。总统拜登在3月11日宣布,各州政府应确保在5月1日之前让所有18岁及以上成年人有条件接种新冠疫苗。不过需谨慎变异病毒或引发新一轮感染。截至当地时间3月21日晚,美国至少共报告了6638例感染变异新冠病毒的病例,变异病毒主要包括首先在英国、南非和巴西发现的b.1.1.7、b.1.351和p.1,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将在3月底或4月初成为主要毒株。

综上所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并非短期可以彻底恢复,发达国家持续宽松货币政策的态度在今年内大概率不会改变。未来随着疫情的恢复,经济的复苏,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但是,我们认为超级周期能否形成需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是,需求端是否能够提供更为有力的长期增长点,本轮周期是否仅是疫情后需求的恢复,是否有新的持续的内需增长动力?二是,美元指数近期有所反弹,弱美元周期的持续性存疑。拜登上台后,一系列防疫及财政政策大大加强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美国的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均表现出优于欧洲的迹象,进入3月以后,美元指数突破91大关,弱势美元周期是否可以持续?

若宏观氛围没有明显突破或转向收紧,则未来走势如何更多地取决于各品种基本面情况。以农产品油脂为例,当前不少品种正经历由供需双弱向供需双强的格局转换,而其中供需恢复的节奏变幻将成为决定走势的重要依据。

本文撰写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更多资讯请关注订阅玩梗君。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