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吃李子什么梗(李子什么品种最好吃)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2-01-01 23:15:07

最佳答案

李安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电影导演,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他以《推手》(pushing hands, 1992)、《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3)和《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 1994)三部别具一格的电影登上影坛,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李安

这三部电影习惯上被称为"家庭三部曲"或"父亲三部曲",其实,在这三部早期电影中,李安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为其以后的电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安早期电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虽然不能一一穷尽,但还是希望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关键词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1:文化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至今也仍未有统一的定义。简单来说,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

结合李安自身经历,他是浸淫在东西方两种文化之中的,在他的作品中也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他尝试去探索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在他的电影中,有太极拳、书法等这些典型的东方元素,也有基督教、拳击等这些典型的西方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并非只是人物的点缀,而是凸显人物性格命运的底色。

有一个名词叫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说的是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的文化上的不适应。

文化冲击现象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有突出的体现:

《推手》中的朱父,在退休后从中国来到美国,与儿子朱晓生一家一起生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想来寻求天伦之乐的朱父,遭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

《推手》豆瓣评分

他言语不通,缺乏交流。在家里只能跟儿子用中文交流,更多的时候是与美国的儿媳妇玛莎一起,看看录像带、唱唱曲子又容易打扰到正在写作的玛莎。

他朋友圈太小,寂寞感太强。在家里除了打打太极拳、写写毛笔字,他有太多的时间需要排遣。只有到周末了,才可以和儿子一起去中国城教教太极拳,与同在异乡的人交流一下。

朱父在陌生的美国就像是牢笼中的困兽,因为言语无法交流、饮食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他跟儿子一家处于一种拧巴的状态;生活范围极端狭小,接触的人非常少,内心的情绪无法得到释放。

《喜宴》中的高伟同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认同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但一直担心他婚姻大事的父母,却是典型传统中国社会的父母。他们在来到美国探望孩子,促成孩子婚姻的过程中遭遇了极强的文化冲击。

《喜宴》豆瓣评分

在中国传统的理念中,婚姻大事不能儿戏,虽然身在异乡,不能事事周全,但起码的礼数还是要齐备的。他们不能理解婚姻大事竟然那么简简单单,只是去政府注册一下,家人吃个饭就完事儿了;他们不能理解都结婚了,为什么还要与"房东"一起生活;他们更不能理解本来是要传宗接代的婚姻为什么会变成"同性婚姻"?

《饮食男女》中的梁伯母无法忍受国外与自己的洋女婿生活,选择重新回国,这也是无法适应文化冲击的一个例子。

《饮食男女》豆瓣评分

文化冲击或者说文化交融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每一个处于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中的人,都处于矛盾变化之中,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跨越文化的藩篱,而这种张力也给电影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密码二:家庭

中国儒家自古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单元,家庭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安曾说他早期的三部影片都是讲述"一个家庭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他在"家庭三部曲"中探讨了多组家庭关系:父子关系、父女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和夫妻关系,而围绕父亲的关系成为他重点呈现的对象。

之所以如此,李安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时说:

"在中国父子间的紧张关系常表现为斗争和争论。我电影中的父亲作为家里的权威, 在不断的变化, 控制性也逐渐变小, 这正是电影主旨所在。"

从为人子到为人父,角色的转换让李安对父子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呈现和分析:

《推手》中的朱父是一个退休的太极拳教授,《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退役的高级将领,《饮食男女》中的朱父是一名国宴大厨。他们都非常看重家庭,珍视家庭的意义,对自己的子女奉献了一切,但也体会到与子女关系的无力感。

《推手》中的朱父含辛茹苦,将儿子朱晓阳拉扯成人,度过了艰苦岁月,让孩子过上了令别人羡慕的生活。但为了与儿子一家保持更好地关系,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离开时他留书一封,上面写道:

"共患难容易, 共安乐难, 想不到这句话应验在你我父子的身上。从前在国内多少个苦日子我们都能相亲相爱守在一起, 美国这么好的物质生活, 你们家里却容不下我来。"

这是一段直击心灵的话,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段话,我好像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推手》剧照

《喜宴》中的高伟同看重家庭的价值,不愿意让父母伤心,所以接受了爱人的建议,参与了一场"假戏真做"的婚礼,本打算让所有人都满意,结果是一地鸡毛。

老一辈的家庭观和新一代的家庭观产生了极大的反差,每个人都珍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结果却并不如意。

《喜宴》剧照

《饮食男女》中的朱父为了三个女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把三个女儿照料成人。即使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朱父与三个女儿却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大家维系亲密家庭关系的方式就是在一起吃顿周末晚餐。

小女儿和大女儿先后离开了这个大家庭,他们的离开都很突然,让年迈的父亲缺少思想准备。二女儿本来是最强烈要离开的人,结果因为家庭的责任,她放弃了出国的机会留下来。

《饮食男女》剧照

家庭,既是每个人的生活藩篱,又是每个人的心灵港湾。我们一方面想要逃离,追求自己的独立和幸福;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归途,追求对家庭的重新认知。

《饮食男女》剧照

三部影片中都体现了旧家庭的解体和新家庭的重构。随着儿女的成长,旧家庭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他们各自从家庭中走出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庭。

旧家庭代表了一种旧有的文化传统和权力格局,而在与新家庭代表的新的文化选择时,新旧势力相互影响。

东方的牺牲和包容,西方的自由和独立,在家庭这一方小战场上硝烟不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西方文化在交互中产生了对家庭的互相理解和共鸣。

关键词3:爱情

中国有句古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西方诗人裴多菲也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爱情,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关键词,也是我们理解李安电影的重要切入点。

1、跨越国界和种族的爱

《推手》中有两个中西合璧的家庭,一个是朱晓阳和他的美国白人妻子玛莎,另一个是陈太太的女儿和他的外国老公。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代表,有太多的爱是不论民族、不论国界的,他们相爱并且有了各自的爱情结晶。

《推手》剧照

2、跨越性别的爱

《喜宴》中高伟同和赛门之间是一种同性之恋。同性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不为主流社会所肯定,身处其中的人无疑有着很大的苦恼和压力的,既有来自外部公众的社会压力,也有来自内部家庭的亲情压力。

《喜宴》剧照

据统计表明,关于会对谁说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8.5%的人表示不会介意,对所有人都说;29%的人只会对要好的朋友说;只有1.3%的同性恋者会对家长说;有11%的同性恋者只会对陌生人说自己是同性恋;还有50.2%的人不会对任何人表明自己是同性恋。

高伟同选择了一条异于大多数人的道路,他与赛门的同性之恋虽说对其父母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但他们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很多人的性取向是天生的,或者是后天形成的,但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不论性别的爱同样值得尊重。

3、跨越年龄的爱

《推手》中的朱父和陈太太,都是退休年龄后的老人了,也许没有年轻人的轰轰烈烈,但在异国他乡,他们萌生了好感并有走向黄昏恋的迹象。

朱父和陈太太,他们原先的伴侣早就去世了,他们将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照顾家庭,在已经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候选择自由恋爱无可厚非。

《推手》剧照

《饮食男女》中朱父与女儿的同学锦荣结合,虽然这种老夫少妻模式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他们的家人也一度非常抵制,难以接受。但谁又规定爱情必须是年龄相当的人才能产生的呢?又有谁规定只有年龄相当的人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呢?

《饮食男女》剧照

感情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即使是最亲爱的家人,有时候也只能是提建议,而不能去强加干涉。

结语

《推手》中朱父的自觉出走,《喜宴》中高父的"举手投降",《饮食男女》中朱父的重获滋味,这都是一种妥协后的认可,代表着父亲的旧势力与子女代表的新势力达成了新的平衡。

李安并没有给我们指出一条康庄大道,其实,生命并没有一条普世的道路可循。旧的势力谢幕,新的势力登场。如果一定要说有规律的话,那就是代表着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他们代表着前进的方向。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