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五道杠什么梗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2-01-01 23:39:03

最佳答案

晚上十一点的某夜市上,烧烤摊火星四溅,串贩子们用力烤,客人们用力撸,

其中,一位周姓的小姐姐拿起一根羊肉串,唇齿大动。

肉汁和竹签背道而驰,孜然和辣椒面在口腔里爆炸,香辣劲爆直冲脑神经。

好在一瓶冰镇过的燕京纯生强势制住了调味料们的张狂。

“爽!”周姓小姐姐性情毕露,急忙准备寻找下一个乐子。

她决定双线作战,现实里狂嗨,朋友圈蹦迪。

“我得发个朋友圈放放毒”

时间就在这冰与火交织的快感中迅速流过,手表指针很快就指向了零点钟。

此时,周姓小姐姐顿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惊声尖叫道:

“糟了!刚那条朋友圈忘了屏蔽我爸妈!”

前一秒意气风发、宛如社会的小姐姐,下一秒顿时惊慌失措。

她害怕的是自己堕落的生活被时刻发养生文的爸妈看到。

而这样可能会招致自己维护的自律养生乖乖女形象会土崩瓦解。

要知道,在父母长辈面前,在老板同事眼里,在朋友圈中,她可是一向表现的非常自律。

平时,她的动态都是这样婶的。

早睡打卡,晚上11点之前就入眠了,没有夜生活,没有手机不眠症;

吃喝自律,她曾经应和过父母的叮嘱,不吃小龙虾、烧烤、麻辣烫等致肥元凶食品,喝酒就更是个禁忌了,平时她基本装作不喝酒,就算有应酬,也是喝点锐澳,更别提对瓶吹了。

问题,锐澳不是果汁吗?

这就是从去年年尾,开始流行起来的好嫁风朋友圈。

“好嫁”顾名思义,就是每条朋友圈都散发着求恋爱、求脱单的求偶激素。

具体操作据说如下,没效果也概不负责。

1.出门旅行一定不能频繁发动态,不然看上去就很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2.晚上去通宵唱歌泡吧蹦迪的照片,绝对不能发的,容易让人觉得你很不正经;

3.喝了一桌的酒瓶子更不能发,否则会被误以为你才二十多就是酒鬼;

4.打游戏哪怕输急了也不能发朋友圈骂人,不然看上去太暴躁不温柔;

5.特别喜欢的爱豆也不能发,会被微信好友戳脊梁骨说你不矜持;

……

总之过于个人化的情绪就不能发,要在大家树立起一个知性、大气、健康、温婉、知书达理的形象。

简而言之,就是人设。

一般我们都说明星喜欢搞人设,但现在的情况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开始弄人设了。

摆拍亲手做的饭菜一发,凸显居家过日子的人设;

书法、绘画、电影截图一发、打造文艺青年风格;

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五好青年形象……

当然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此时就需要额外做一些功夫了

譬如发出去之前,把有些对象给屏蔽了。

而这些被框中的人里,大多都是父母亲戚长辈、老板同事以及不亲近的朋友。

因为,所谓人设就是给这些人看的。

这样做的人不止是周姓小姐姐一人,在朋友圈选择性屏蔽父母是很多年轻人社交生活的共性。

根据腾讯社交广告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的年轻人朋友圈对父母设置屏蔽。

而假如不这么做,会怎么样?

周姓小姐姐,再次现身说法,

除了微商雷达不动地继续打广告,推销自己产品。

其他一切都变了,迎接她的是无穷无尽的声音和叨扰,先说工作。

这天之后,她所在的小公司的老板同事看她的眼光全然不同了。

原来,她的真实画风和公司整体的文化完全格格不入了。

而她周围同事的朋友圈能看到的动态都这样,努力、奋斗、狼性文化……

接下来是父母,更频繁的唠叨。

内容也没啥新鲜的,就是把之前不要吃这、不要喝这、多吃水果、早点休息的话重复了一百遍。

相较于后者的大轰炸,前者相对安静了许多。

一般来说,前者应该更能忍受一些。

但事实恰恰相反,工作上一句不经意的话却扎了很久的心。

而父母时常在耳边的碎碎念,却让人怎么讨厌不起来。

因为我们知道,回避他们其实与“堕落”没多大关系。

更准确的是回避离开家庭独自闯荡后的,另一种他们不了解的人生。

这其中有太多代际造成的矛盾、疏离,也有太多被拙于处理的亲情关系。

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好,尤其当他们一年也见不着我们几次。

然而年轻人热爱的符号,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观念里的离经叛道、惶惑不安。

要是让他们知道曾经的五道杠少年,现在抽烟喝酒纹身通宵蹦迪刷抖音?

好在微信出现了,咋一看自己孩子平时的动态,大概会怀疑,是不是误入了岐途?

怕他们发现另一个我,没他们想的那么好,也没他们想的过得那么好。不懂网络词汇、表情包梗的含义也让父母与我们的对话啼笑皆非。我们在朋友圈驰骋全靠浪,而父母却是根正苗红的耿直化身,用朴素价值观纠正我们思想和行为上的谬误。

我只是晒了下四个野男人和蛙儿子的照片,我妈就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同时交往了四个男朋友,一个儿子又是谁,让我协调好个人感情生活,不要乱来,并且严正强调删掉这条朋友圈,以后这种事也不要发在网上。

误会多了让人疲于应对,碰上执拗的爸妈,要就某个梗解释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这辈子只能在不惊扰他们的地方偷偷地浪,暗暗地骚。

偶尔想到曾经教你说话的人,现在已听不懂你讲的话,矛盾就出现了。

但从根本上,我们都知道,父母和子女都还是希望双方好。

父母不想看见孩子的放纵自我,失去方向。

我们不想让爸妈看见的,心里的脆弱无助。

小时候受伤了,哭两下爸妈就会应声赶来,成年人法则里却不容许这样的依赖和软弱。

打碎牙就着血也要往肚里咽,不仅因为想成为更独立的大人,更因为太过明白距离这种介质,可以让担忧放大百倍与其让爸妈知道担心,不如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

我们都在为对方考虑,但只不过交流欠妥,最后被激化成了不相往来。

这时候,作为子女还是应该首先让步。

现在的朋友圈,确实微商、工作关系、七大姑八大姨、同学朋友混杂,在不同的人面前,我们也得表演不同的自我,让人很累。

但这并不是屏蔽父母的原因,朋友圈是他们了解我们的窗口,在一年也见不到几次的拮实下,这样的渠道更显难能可贵。

当然这难免,有时候会产生审美冲突、年及代沟,但你可以尝试下用其他社交平台发发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所谓的“朋友圈装死,知乎微博蹦迪”。

但是无论怎么样,请关掉对父母的屏蔽,敞开接受这世间可能唯一的不带利益关系的关心。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