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石什么梗(南京雨花石在什么地方可以捡到)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2-01-02 00:23:05

最佳答案

红学新发现:通灵宝玉的出身之地就是关山

在古典小说《红楼梦》里,通灵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物品,贯穿了整部作品,维系主人公贾宝玉的命运。没有通灵玉的是甄宝玉(谐音真宝玉),而一出生就口里衔着通灵宝玉的,偏偏是贾宝玉(谐音假宝玉),所以看似一块石头,却也扮演着鉴别作品中两个“宝玉”真伪的“身份证”角色。

在《红楼梦》里,那颗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通灵宝玉被描述成“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石头,而且上面还“先天性”地被镌刻了文字,正面是“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虽然名字叫做“通灵宝玉”,名字里面有“通灵”一词,而且按照背面所说的,这块石头具备着非凡的能力。但从小说中看,这块通灵玉似乎也并不见其“通灵”之处,唯一的一处就是宝玉丢失了通灵玉之后,人变得呆呆傻傻、迟钝昏聩,昔日的聪明灵秀、机变乖巧一点点影子都不见了。作者这样写,估计是要说明,这块通灵玉就是宝玉的灵气所系,没有了通灵玉,宝玉其实就是一块愚钝不堪的顽石。

通灵玉的前身的确就是一块顽石,一块当年女娲炼石补天之后,剩下的一块“多余”的石头。红学研究者认为,宝玉就是那颗顽石的转世,而那块石头的又化身为通灵玉,两者是并行的关系。但《红楼梦》中又说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这样一来,宝玉到底是石头转世还是仙童下凡,就让人感觉模棱两可了。而且,一块石头既然已经转世成为人形,只需要“心体合一”即可,似乎也没有比身为两个,一个是人,一个是石头,而且只有人与石头合一的时候,这个人才有灵气可言。而且那块石头似乎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信息储存系统,居然偷偷地记载了自己在人世间的所有游历。这些扑朔迷离之处,或许也是《红楼梦》让后人感觉高深莫测、魅力无穷的地方之一吧。

宝玉的身世以及与石头的关系是扑朔迷离的,但关于这块石头,《红楼梦》上说的非常明确,来自“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一块女娲炼就的五色神石,年深日久,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遂有了灵气的石头。在这块石头的出身上,作者说这块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剩下的,估计也有哀怨自己“空有补天之才,恨无用武之地”的意思。

而且《山海经》上也有一段文字描写的就是一种奇怪的石头:“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红楼梦》的作者直接将其借用过来描写通灵玉,不过在描述大小的时候将“鹑卵”改做了“雀卵”,鹑卵就是鹌鹑的卵,雀卵就是鸟雀的卵,不知道这两者究竟在体积上有什么差异,作者的文笔、构思也很难猜度了。既然是女娲曾经打算用来补天的石材,自然就一定要有奇异之处,所以作者又补充到“灿若明霞,莹润如酥”,这样才显得不是凡品。

最有争议的是通灵玉的出身之地“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长久以来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法是谐音说。认为这是作者妙用谐音,暗有寓意。“大荒”一词就是“大谎”的谐音,意思就是说这部书“满纸荒唐言”,或者说是满篇“谎言”,既是谐音,又是正话反说的曲笔手法。“青埂”二字则是“情梗”的谐音,是说宝黛二人都是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一个“情”字使两个天仙一般的人物坠落凡尘。到了红尘之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两个又因“情”生了很多波折和动荡,困苦了一生,“情”简直就是让他们两人三生三世煎熬不断、沉沦不已的“梗”,所以就有“情梗”一说。至于这“无稽崖”的寓意则很直白,就是“无稽之谈”的简说。

第二种说法则是地质说。有学者根据《山海经》等古文典籍的记载,以及对作者成书年代当时人们对于各类石材的了解,认为唯一符合通灵玉的外表的特征的石头就是江苏省南京市所产的雨花石。雨花石“五彩斑斓,色彩艳丽”,恰好符合作品中“灿若烟霞,莹润如酥,五彩花纹”的特征。而且《红楼梦》所写的金陵,恰好就是南京市的旧称,所以这种说法受很多人的支持。

第三种说法是考证说。因为当前有很多学者认为,《红楼梦》实质上是一部隐喻当时政治的书,书中的人和事,都和康熙乾隆年间的历史有关。认为顽石的说法是隐喻入关的满洲贵族,曾经是有着非凡才能的人,因为入关以后生活安逸,开始变得昏聩、腐朽。持这一说法的人又经过周密考究,认为“大荒山”其实就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长白山是满洲的“龙兴之地”,是满洲文化里的圣山。长白山作为通灵玉的老家,加上对于当时时政的暗喻,这个说法也算是可以自圆其说了。

最近,又有学者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红楼梦》中通灵玉的出身之地“大荒山”其实就是关山。关山南北走向,横亘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之间。如果以“大关山”而论,六盘山就是关山的主峰。关山自古以来就很有名,初唐文学家王勃的名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木兰诗》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诸多文学作品中,就有关山的影子。

而且,关山还有很多名字,例如陇山、陇坻、陇首、陇头、陇坂、鸡头山等。在关山平凉市华亭段,上世纪曾经发现一块刊刻在山崖上的石碑,经鉴定为清朝道光年间所里,在上面的碑文里,关山又在唐中宗年间被称为“青龙山”。最近一个红学爱好者和地方文化研究者发现,在地方史志里关山又有被称作“大荒山”的记载,他遂推测《红楼梦》中所写的“大荒山”极有可能就是现在的关山,而“青埂峰”则有可能是“青龙山”的转笔。

而且,在《红楼梦》的《好了歌》里,就有“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其中的“黄土陇头”就说的是关山。关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脉,“陇头”则是关山的一个别称。这也是“大荒山就是关山”说法的有一有力证据。关山区域的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也是公认的伏羲文化、女娲文化的发源地。这说明《红楼梦》的作者岂但了解关山及其地貌形态和人文积淀,而且极有可能就曾经到过这个区域游览,所以将这座山隐含在作品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在关山甘肃省平凉市华亭段的莲花台,有一块非常类似于“飞来石”的石头,方圆一丈左右,孤石独立山崖之上,状如仙桃,卓尔不群,俯瞰林海,盼顾八方,当地人将其称作“莲花石”。这也成为“《红楼梦》大荒山就是关山”说的重要物证。虽说这个提法尚有待于红学家们的诘难和考证,但至少为《红楼梦》众多谜题的研究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剩余:2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