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菇凉是什么梗(田螺先生是什么梗) -凯发网娱乐

励志教育 2022-01-02 09:58:03

最佳答案

文/金台望道

一个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女孩,在少女时代迷恋上一位放荡不羁的作家。成年后,她不顾一切找机会委身于这位作家,还怀上了他的孩子。为了不给恋人添累赘,女子独自生下孩子,通过给人当情妇、甚至靠皮肉生涯艰难维生。

若干年后,这位女人在社交场合再次遇到那位作家,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嫁给一个鳏夫官员、脱离底层生活的机会,再次委身于他。而他仍然没有接纳她进入自己的生活。失望的女人在儿子不幸去世后,写下一封长信,幽怨缠绵地倾诉了一生对作家的爱怨纠结,在确认自己即将离世的时候,寄给作家。

——这就是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讲述的凄美的感情故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戏剧家。他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他青年时代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旅行,并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文艺大家。

一战期间,他流亡瑞士。1934年,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次年,他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又流亡到巴西。流亡中的茨威格目睹欧洲的沉沦,深感绝望。1942年2月22日,他和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一起服毒自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创作于1922年。斯蒂芬·茨威格在晚年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书中说,一战结束后,他开始“过隐居的生活,安安静静搞自己的创作”,开始写系列大师传记;同时他也“抱着完全冷静、不积极的态度写了像《马来亚狂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一些中篇小说”。他不无得意地指出,这两部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达到了平时只有长篇小说才会有的程度”,“那两部小说被改编成了戏剧;他们的片断由人们公开朗诵,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

这部小说不仅在当时的欧洲成为畅销书,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书店必备的“常销书”。它的魅力究竟何在?

一、出色的叙事手法和细致的心理刻画,赋予作品巨大感染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取书信体裁,以这位女子临终回顾的形式,讲述她从小被这位男作家吸引并用一生等待他召唤的过程。为避免单线叙事可能会造成的枯燥,作者采取交响乐式的回旋结构:以孩子去世作为故事的主旋律,不断在叙事中重现;每一次重现,女子的情感都得到一次强化,故事也随之深入。

主旋律第一次出现,她告诉作家:“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为挽救这个幼小娇嫩的生命,我同死神足足搏斗了三天三夜。”大致讲清前因之后,她怯生生地恳请:“请你相信我讲的一切,我要求你的就只有这一件事:一个人在其独生子去世的时刻是不说谎的。”接下来,她开始讲述少女时代对他的迷恋。在母亲随继父搬家到别的城市的前夜,她甚至逃出来准备和作家私奔。只是因为作家身边有别的女人才作罢,不得不随着大人一起搬离。

主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她仍是说:“我的孩子已在昨天夜里去世了。”接着讲到她即将面对的孤独。正是这种孤独,带她回忆起她不得不跟着母亲、继父在另一个城市的两年孤独生活。终于等到她成人了,她孤身返回维也纳,并找到机会委身于作家。作家和她同居了三天,但并没有认出她就是曾经的邻家女孩,更没有珍惜她,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投怀送抱的敬仰者而已。

第三次重复主旋律的时候,她开始强调:“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他也是你的孩子呀。”这孩子就是她与作家三天缠绵的产物。她不愿告诉作家,是因为她深知作家不会承认这件事。她不愿让他为难,所以自己在一家环境极其糟糕的妇产医院生下孩子。得不到作家的人,她把孩子当成作家的化身来热爱。

第四次主旋律响起时,她已经直接用“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昨天死了——你从来没有见过他。”为抚养孩子,她开始做皮肉生意。她的命运一度有转机:一位有财产有地位的老鳏夫要娶她。不幸的是,在一次社交场合中,她再次遇到了作家,并在作家的勾引下,不顾老鳏夫的颜面随他私奔,自然也就失去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悲的是,作家这次仍然没有认出她来,甚至把她当作卖淫女而给她过夜费。

主旋律最后一次响起:“我的孩子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这个世界上,我除你之外再没有一个好爱的人了。”她终于对作家表达她的悲愤:“但是对于我来说你又是谁?你从来都没有认出我,你从我身边走过就像是从一条河边走过。”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不愿苛责作家,而是用自己的逝去惩罚作家。

这种惩罚会给作家心里留下多少痛苦呢?最终这位作家也没有想起这个女人究竟是谁:

“某种回忆浮现在他的心头,他想起了一个邻居的小孩,想起一位姑娘,想起夜总会的一个女人,但是这些回忆模模糊糊,朦胧不清,宛如一块石头,在流水底下闪烁不定,飘忽无形。影子涌过来,退出去,可是总构不成画面。”

通过不断强化的复调叙事,这个女人的内心情感不断释放出来,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每一个读者看过,都不免会深深为之悲悯。

但悲剧的是,如此炽热激烈的情感,在作家那里却仅仅引起一点内疚与沉思。在他那里,这个女人——正如标题所示——始终只是“一个陌生女人”。

二、“恋父情结”引发“陌生女人”一生悲剧

在茨威格的创作活动中,对人物心理的发掘与刻画是最大的特色,不管是“陌生女人”这样虚构的文学形象,还是传记中的历史人物,他都会发掘人物内心世界,使他的作品有一种格外突出的感染力。在这一点上,他得益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良多。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的潜意识研究不仅奠定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也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在文学领域,弗洛伊德的理论启发了“意识流”文学流派的发生。

茨威格对弗洛伊德极为尊敬和推崇。茨威格把心理分析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生活遭遇”一直是他创作的主要兴趣和特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仅体现了他善于心理描写的特点,主人公的悲剧还可以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恋父情结”来分析。

“恋父情结”(又译做“厄勒克特拉情结”)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术语,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在女孩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阶段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这就导致了很多女人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往往是以父亲为样板。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失了父亲,女孩往往会寻找一个父亲一样的男性作为伴侣,以弥补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父爱。

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就是滋长“恋父情结”的肥沃土壤。她的父亲早早去世了,她和母亲常年生活在阴沉、压抑的气氛中,还不时遭受周围环境的侵犯与压迫。

她迫切需要一个成熟、优秀的男子代替她缺失的父爱。就在这个时候,年长有为的作家搬来和她家做了邻居。他仿佛是带着光环降临到她的生活世界,正处在叛逆期、情窦初开的女孩不可遏制地对这位作家产生深深的迷恋。

他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不同于自己原生家庭的世界。他的存在赋予她希望和意义:“人间万物所以存在,只是因为都和你有关系,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这效果,简直就像教主控制信徒!

后来,女孩随母亲和继父搬家到另一个城市。长期的分离更加深了女孩对作家的幻想与思念,所以在她离开学校、有了工作的资格之后,就不顾一切回到故居,飞蛾扑火般的委身于作家。

三、“虐恋”背后,隐含着作家的男权主义思想

尽管用“恋父情结”可以解释女孩是怎么爱上男作家的,这个女人后来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般的奉献与牺牲,却也难以全用“恋父情结”来解释。毕竟“恋父情结”也还算是正常的爱情心理范畴,而女主人公的做法就很难用正常恋爱中的人的思维来解释了。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管里“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式的爱情悲叹,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爱情追问,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对等的。两情相悦,一方为另一方做出多么大的牺牲与奉献,或者干脆玉石俱焚,都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但这个女人的“爱情”,是在男方毫不知情、毫无回馈的情况下,自我发酵的:“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毫无所知。”如果说这是一种爱情,那也是一种不对等的、降维打击式地“虐恋”。

如果今天的网络媒体曝出这样的社会新闻,可能会有人怀疑,是不是男子对女人动用了“pua术”。但从男主的人设来看,其本身就是一个“万人迷”,处处留情、放荡不羁,根本不需要动用什么“pua术”。无需勾引,“陌生女人”已经把这个男人当作神一样崇拜了;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她都对男人都没有任何要求,只因为她那么善解人意,怕打扰了他的生活。

飞蛾扑火一样的虐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广一些,就会发现,这个陌生女人所折射出的,其实只不过是前现代社会的男权主义者对女性的幻想。打开《聊斋志异》,就可以发现很多女狐狸精或女鬼,主动向夜半苦读的书生投怀送抱,更高段位的就是独自为书生抚育孩子;民间传说也常见类似的田螺姑娘的梗儿:需要的时候,女子便来;不需要的时候,便蹑手蹑脚、“不带一片云彩”离开;即使离开,依然为男子抚养孩子、坚守爱情。

说到底,《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实只是一个男权主义者对女性角色的幻想文本而已。这部小说写于1922年,那个时代女权运动还远远没有今天的影响力。若是今天的作者写出这样的小说来,是要被女权主义者“打上门来”的!

总之,透过小说家一流的叙事技巧,我们可以看到前现代社会男权主义的傲慢。时代思想烙印如此深刻,即使茨威格这样优秀的作家也不能免俗。

【作者简介】:金台望道,无戒学堂签约作者;高校教师、法学博士;曾做过警察,也曾供职于中央媒体,长期从事时政评论和媒体研究工作。

剩余:2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