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六十一|钱理群作品集之我的精神自传上 -凯发网娱乐

励志创业 2020-05-01

最佳答案

最早知道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是源自于高中时候读的两本书《盗火者》与《人文素养读本》以及一部纪录片《盗火者》,那时的自己,不仅知道钱理群先生,还知道他的一句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观点,即他认为当今地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一群高智商,世俗老道,更善于利用体制达成自己私利目的的大学生。

对于这种观点,自己当时不知为何竟颇为认同,虽然那时的自己并没有上大学,但在中学之时,就似乎对这种观点所批判的现象,就有所感受了,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不只是大学,整个教育系统,从小学自大学,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因此,那时的自己或许对于能够将这一现状能够直接说破的人,就抱有好感与认同感。

其次,个人不仅特别喜欢推崇与研究那些敢于批判现状之人和作品,而且当时自己的思维习惯也倾向于批判现状,还针对自己生活圈子里的所见所闻,写了许多篇自己批判现状的观点,在这种条件下,对这样的人自然就牢记于心了。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情,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高中那段艰难的自我求学岁月,因为现在自己所调动的知识结构以及所形成的三观,都是在那个时候,自己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所铺垫的,没有那个时候的积累,也不会有今天写本篇导读的缘由。正所谓,佛家所言,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不过,说来也着实觉得自己读书不够用功与专一,那个时候记得的人物,到现在,才来拜读其著作以及写导读,还是觉得稍微有点晚了,而且,那个时候记得的好多大学者,现在自己也仅是零零散散地写过几篇导读,也着实觉得自己要抓紧时间拜读与写作了。

只是自己对于知识实在太贪婪了,只要自己好奇,又能够读懂知识的领域,自己总想去一探究竟,以至于落得个如此下场,不过,幸亏自己还有相对宽裕的空闲时间,可以慢慢来弥补这些遗憾吧。

闲言少叙,回归正题,今天导读的这本书是钱理群先生代表作之一的上篇,也是钱理群先生在北大最后一堂课的讲稿,对于这本书,个人以为特别适合普罗大众了解钱理群先生的学术思想,因为这本书不仅是作者精神发展史的忠实记录,而且语言风格也比较通俗易懂,因此,大众读钱先生的书籍,这本书当是首选。

那么,作为读者,怎么来理解这本书呢?个人以为,直接根据作者自己设定的思想主旨以及内容架构一路追索下去便可,只不过需要自己读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用自己的思想语言高度精炼或者概括这一节作者的思想内容,那么,本篇导读做的工作,就在于此。

对于理解本书内容的第一节,个人以为是引言,而不是本书的第一节,因为本书的引言,基本上是作者本人对这次系列课程,或者对本书高度精炼的理论概括以及阅读本书的相关注意事项说明,那么透过引言,可以发现哪些有助于理解本书的内容呢?

个人以为有如下几点,第一点,这本书是作者自己对自己这一生治学路以及者人生路的回顾与反思,而这种回顾与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明现代文学的前沿课题。第二点,简单概述自己治学路的波折以及风格特点。

从自己的第一门独立课程我之鲁迅观开始,一直到现在,自己的思想观点,始终处于某种争议当中,但是作者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坚持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以及不断自我质疑,就是自己的治学特点之一。

第三点,作者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著作以及课程的定位,那就是这个世界有这么一个人钱理群,他有自己对鲁迅,周作人以及现代文学的独立思考观点,然后读者或者听众,在听了他的表达后,自己自由独立地去思考这些问题,最好,能够在读完他的著作或者听完他的课程后,对他的思考观点,有所质疑,能与他有所争论。

第四点,需要理解这本书的思想要义,还需要参考他的其他学术思想著作,比如:他研究鲁迅的第一部专著《心灵的探寻》,研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专著《1948:天地玄黄》等等。

第二节,我的人生路与治学路(上)。对于理解这一节内容的要点,就在于作者置身学术研究的两大动力,即:三债与圆梦。这所谓的三债,就是作者觉得自己欠了家庭,青年人,自己的债。

具体而言,所谓家庭的债,就是作者认为自己这一家族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后,文各期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境遇,足以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境遇的缩影。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以及作者家庭在这段境遇中所遭受的痛苦,是如此的刻骨铭心,是如此的难以忘怀,因此,作者觉得有必要理清楚这些事情的来由?以及如何避免再度发生等等。

所谓青年人的债,指的就是自己当时在文各期间,被人批逗时,有一个年轻女生为自己辩护,说了几句公道话,却最终被当时的社会压力,逼得投湖自尽,这件事让作者一直在心里不能释怀,觉得别人因自己而似,自己内心的愧疚与负债感,构成自己写作与教学的心理内驱动力。

所谓自己的债,指的就是自己在文各期间,犯下的两个错,一个是不得不与自己的父亲对立,甚至不得不烧了自己一直珍藏起来父亲的照片,另一个是自己为了脱罪,不得不编造诋毁朋友的谎言。

其实归结到底,就是自己的人性被外部环境完全扭曲了,所以,当这起事件结束后,作者选择将自己投身学术研究中,将这段历史境遇以及精神体验作为研究的材料资源以及思想资源,从而实现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自我救赎。

而所谓圆梦,指的是自幼开始萌生地对未知世界的自由探索之梦,而他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方式,就是透过做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由于受自己时代以及思维观念的影响,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是总是无限深入的过程,但恰恰就是在这无限深入的过程中,实现了研究主体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第三节,我的人生路与治学路(中)。这一节,主要是讨论他们这一代学者,成长的社会大环境,文哥期间对他们的影响。那么,作为在文哥中成长起来的作者,文哥对其思想陶铸了哪些影响呢?在个人看来,或者有如下几点。

第一点,在文哥中作者在不同时期被符号为某种群体,要么是批逗的对象,要么是被批逗,而这些不同派别的群体几乎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夺取权力,而且为达一个所谓的神圣目的,可以选择不择手段,这是作者后来所反思与排斥的。

第二点,在文哥期间那些底层群体的狂热与非理性被有心之人利用,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群体则被异化为一个与底层群体水火不相容的阶层,这种简单粗宝的二元对立,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粉碎了现有质度,却没有建立新的质度,后来作者重读鲁迅著作,反省到对于底层群体运动,应该注入深沉的勇气与明白的理性。

第三点,在文哥时期出现了由职工,中学教师等群体所组成的民间思想村落,作者也参与其中,他们是体质外的底层边缘独立思考分子,他们自由地讨论现状,反思问题,有的在研究码克斯原典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有的高举西方普世价值观,有的研究鲁迅等等,而作者在这期间,所吸收鲁迅所谓的“精神界战士”思想以及码克斯所谓的批判性革命性思想,陶铸了其此后的治学风格。

第四点,作者本人认为既有堂吉柯德式的精神特质,即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与冲动,但又有哈姆雷特式的精神特质,即对实际事务的质疑,同时学术研究对自己有股莫名的吸引力,于是作者在矛盾中选择了学者之路,这种矛盾,在个人看来是一直贯穿其治学一生的。

第四节,我的人生路与治学路(下)。这一节,个人以为主要讨论的是其导师王瑶先生以及王瑶先生对其的影响。第一,在作者看来,王瑶先生的治学精神传统大体来自于两个人,一个人是朱自清先生,王瑶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评价是一生是学者,一生是诗人,一生是战士。

从这个概括中,也可以反向推导出王瑶先生其自己的思想可能也受这影响,第二个人是鲁迅先生,在作者看来,王瑶先生透研究鲁迅先生这一对象,从而承接了“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并使得自己成为了鲁迅式的精神界战士。

第二,他是一个学者兼战士型知识分子,而非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的治学看重文学研究的现实感,文学研究对现实作用的影响,文学研究与时代以及正直的联系。

其实,有学者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这么一个文化群体,他们将文学研究,视为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民族解放的手段,把学术事业与当时的意识型台紧密关联,并且在学术观点以及正直倾向上是革命的,王瑶先生可以视为其中的代表人物。

那么,王瑶先生对作者的影响有哪些呢?前文表述的关于王瑶先生的治学风格,作者作为学生肯定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比如:作者坦言,从王瑶先生身上,感悟到了此前从未感悟到的鲁迅的精神气质。

第二,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精神气质的缺陷。这种缺陷,体现在作者对中国传统经典以及西方现代文学体认不深,因为作者自己发觉自己阅读史,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阶段为中心的,这个中心既是作者学术基点,又成了其学术盲点。

第三,也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作者界定的学者兼战士型知识分子。首先,需要指出这里的战士,指的是精神界战士,也就是把对现实,正直的关怀全都转化为学术思想探讨,批判,创造的精神动力的人。那么,具体而言,成为这种学者兼战士型知识分子,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学术成果的继承发展以及能把学术成果结合现实问题创造性转化为可供精神文明建设的参考性方案,第二,坚守学术价值理念与理想,并凭借此对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彻底超功利的批判,而且虽然这一切需要与正副,商人,大众构建某种联系,但却也要保持距离感,以免成为他们的帮闲。第三,尽可能保持独立与自由,站在社会边缘言说与思考中心话题。

第五节,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颇为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具体分析。第一个维度,知识分子的自我奴化与践踏。

这个其实,在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对那个人的个人无限崇拜以及语言观点的绝对认同,在此过程中,半自动半被迫放弃独立思考,另一方面,是对知识分子向工农的改造,在这改造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现代学术文化事业以及知识被无情的扬弃。

第二个维度,就是作者面对这一现状,后开始了对三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进行学术研究,希望从中获取重新建立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的思想资源。第一个是鲁迅,在作者看来,需要从鲁迅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角度去挖掘出背后蕴藏的普遍价值理念,第二个是周作人,除了看到其出卖郭家,成为当时日本走苟外,还需要看到其站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张扬个性独立,思想自由的时代价值。

第三个是曹禺,在这作者主要探论的是知识分子的话语方式,独立思考以及创造的能力,是如何被外部更强有力的力量与意志一步一步摧毁的?其实,研究这三个人物的落脚点,都是建立在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价值及意义之上的,而这个价值意义是为了冲击那个时候,群体价值环境下个体价值被遮蔽的思维观念。

第三个维度,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本身问题。这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分化成了为不同群体服务的人,有的为正付服务,成了国师,有的是为企业服务,成了商人,有的是成了新一代大众代言人等等。但是这其中都隐含着问题,比如作为国师的知识分子,在作者看来,可能会出现知识分子专职。

这跟作者所界定的知识分子的三大劣根性相关,也就是酋长思维(唯我独尊,排除异己),二元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残贪思维(才子加流氓)等等。以上这些,其实归结到底,就是知识分子在依附或者帮闲其他群体过程中泯灭了自身独立性。

第四个维度,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他该如何是好呢?作者是这么做的,在保持自我独立与思想自由的基础上,既不放弃追求与探索大问题,也不忘记做眼下的小事情。所谓大问题,在个人理解为就是知识分子超越当下现状对终极价值理念或者新的文化理念创建问题的探索,思考,批判等等,所谓小事情,个人理解为可以自己专心讲好自己这堂课等等。

第六节,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问题。对于理解这一节思想内容,也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具体分析。第一个维度,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迷乱。也就是在那十年之间,知识分子自己觉得自己对不起大众,是大众的对立面,是有醉的,理应被改造,十年结束之后,知识分子被平凡,可自己的思想却需要重新整顿,即自己与民众到底是何关系呢?

第二个维度,从历史探究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注重对民众的启蒙与指引作用,另一方面,自瞿秋白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批判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蔑视群众对倾向,但也表现出了对知识分子的贬低倾向,将其从大众中排除在外。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抗站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弱,而民众却因能实现抢赶子出正拳,地位及作用被无限放大,适逢其时,那个人提出要知识分子工农化,而且是由内及外彻头彻尾地化,所以在那个时期,工农群体与知识分子就是处在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上。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那就是胡风,他认为知识分子也是人,知识分子与现代思想紧密关联,否定知识分子就是在否定现代思想,另一方面,不能美化大众,将其理想化或者绝对神圣化对待。

9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脱离大众,认为大众是盲目与非理性的,知识分子自己陷入到自娱自乐的境地中去了。那么,从这个简单概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知识分子有时倾向于把大众绝对神圣化,有时又倾向于把大众全盘否定,那么到底该如何审视这二者关系呢?

第三个维度,知识分子与大众合理的关系。知识分子理应是作为大众的朋友,与之处于平等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发声,但绝非他们的救世主,代言人,而是透过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发挥他们自身主体性的作用,以实现自己掌握命运,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

就如鲁迅先生所言:“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哥,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罗。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些大众的事业。

第七节,对启蒙主意的反思。理解本节内容的第一个维度是启蒙主意的陷阱在哪?第一,作为启蒙主体的知识分子可能会在其热情澎湃的理想主意布道过程中实现对启蒙对象的思想专质。其次,启蒙对象可能在行动中将启蒙主体的思想理念往极化推衍,最终连启蒙主体都无法遏制。所以,启蒙,也有可能异化为思想控制,这点需要警醒。

第二个维度,对知识分子启蒙的十大拷问。第一,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第二,知识分子在拳力意志的干扰与制约下,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知识分子在说与不说真话的两难前提下,如何抉择?第四,面对苦难,是记住,还是忘却?

第五,有人听你表达思想么?第六,自己的语言场域允许别人质疑与挑战么?第七,自己的思想与言说,落实在行动中会成为表演么?第八,思想的力量真的有力量么?第九,对别人的启蒙,真的对别人有利么?第十,人的思想能够用语言完全表达么?

第三个维度,透过十个诘问,选择既质疑启蒙主意,又坚持启蒙注意。既要看到启蒙的局限性所在,又要在这局限性基础上实现启蒙。启蒙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相互成长,最终在相互搀扶的过程中张扬现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第八节,对理想主意的反思。对于这一节内容,个人以为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进一步探究。第一个维度,宏未冰他们坚持理想主意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他们这一群体大都正值青春年少之际,抱着满腔热血,投身于所谓的伟大该造运动进程中,他们在追求一个看似浪漫的乌托邦理想世界中,暴露出了青春的另一面破坏,甚至醉饿,最终演变成了灾难的现实。

第二个维度,作者的五大反思。第一大反思,就是一个理想社会,或者所谓的大同世界,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只能不断用这个彼岸世界不断改各现实世界,如果试图在现实世界实现,那就会引发灾难。第二大反思,就是对人性的改造,如果把人性直接改造为为群体服务的至善至美的人性,那么,这就忽视了人的动物性以及人的个性化。

第三大反思,就是将真理绝对化,神圣化对待,第四大反思,大众与知识分子的绝对二元对立,要么将大众绝对神圣化,要么将知识分子完全贬低化等。第五大反思,逗郑哲学的绝对化。

第三个维度,坚守怎样的理想主意?在作者看来,需要以明白的理性,看清其局限性所在,也需要以深沉的勇气坚守,更需要以一种自我怀疑与开放的姿态,去接纳其他的声音。

第九节,关于思想与行动关系的问题。对于这一节内容,个人理解为主要是对上个世纪的不同类别的知识归类,以及讨论其局限所在。在我看来,可以简单总结为一个前提与多种类型,首先一个前提就是,无论哪种类型知识分子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都不能放弃社会关怀,必须与大众构建某种有机联系。

而所谓多种类型,指的就是知识分子与社会现实构建联系的方式,有的可能倾向选择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的高度抽象,有的可能是从终极价值理念出发,对当下社会现状进行批判,有的可能选择参与教育,文化等实际事务的实践型知识分子,还有的可能是专家型知识分子,躲在象牙塔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等等,这些都各有局限,因此,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只有在这种多元生态的过程中,才能够不走极端。

第十节,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意问题。首先,理解自然人性论。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实际是在讨论五四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自然人性论的价值意义以及问题所在,在那个时候,强调人的本能欲望,自然对传统禁雨,个性解放是有价值与意义的,也就是说,只要某人或者群体价值理念,宣称绝对禁雨,那么就可以从这个理论出发,对这个理论进行批判,从而实现某种动态平衡。

但问题是,如果只是高举自然人性论的旗帜,宣扬欲望至上,那也会出现某种问题,也就是只承认人的动物性本能,却不承认从动物性本能中所生长出来的人的精神价值理念,这也是不可取的。

其次,理解个人主意。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在研究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该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许多的这个思潮,什么民族中心主意,封建专职主意,世界主意等等。

但这些都各有问题,那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借用鲁迅先生的思想,主张在坚持个人精神思想自由独立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自身对独立性与主体性,而国家自身的独立,自由,平等,也是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原则,这是最基础的原则。

还需要注意的是鲁迅先生的个体生命自由观,绝非利己主意,利己主意是将外部资源往自己内部收纳,也就是满足自己私利,而个体生命自由观,则是相信每个个体,都如自己一般有自己的自我意识,能发挥自我独立性,大家都是不需要依附他人的独立性存在,只有在这个独立自由的基础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合作,才是自由平等的,而并非贵贱,主奴等关系的存在。

第十一节,最后的话题:关于大学教育与北大传统。首先看大学教育,很多人认为大学的精神价值失落了,那为什么失落了呢?作者考察中国现代教育之原点,追溯到了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指导思想上,其实按蔡先生当年的想法大学的课程设计至少包括这五方面:

道德主意教育;二、军国民主意教育;三、实利主意教育;四、世界观教育;五、美育教育,同时还得警惕,铜质拳力对教育系统的干扰,以及大学过度实用实利主意倾向。

他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但很可惜,不仅当年各大教育系统,没怎么具体落实,今天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具体落实。

其次,大学的功能。一方面,是传承与吸收前人的学术思想成果,另一方面是在自我独立思考过程中,突然既有体制规范,不断创新,但问题是后者似乎处在某种被压制与遮蔽的状态中。

最后,简单概述一下作者对北大精神传统的理解,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不仅梳理了蔡元培时代北大的辉煌史,也谈到了文哥时代北大的耻辱史,这个是少见的,其次,他透过研究胡适以及鲁迅先生对北大的观点与思考,再次论证了作者认为的北大精神传统,就是独立,自由,批判,创造。当然,也不能忘记地是北大知识分子地社会关怀,正直关怀等责任担当。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对于个人目前的能力而言,写这样一部学术著作的导读,实属不易,甚至有几次都想干脆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勉强写完了,对我而言,本书虽然是钱理群先生的精神史,可当我在写完这本书的导读时,这本书也成了自己精神史的一部分。

对于这一部分精神,个人最大的启迪,就是对现在既有的各种思潮理论地批判与反思,同时,也需要对自己已抱有的思维观念进行批判与反思,如此,方能在不断批判与反思的进程中实现自我思维观念的跃迁。

导读六十一|钱理群作品集之我的精神自传上

剩余:2000
上一页:
网站地图